察客察客察客成都的谢女士在两年间遭前夫家暴16次。(互联网)

案件原告谢姓女子短短两年间遭前夫家暴16次,她身高153公分,体重仅40公斤的身躯,布满大大小小21处伤疤。更触目惊心的是,她因内脏多处受损,不得不终身系着粪袋生活。

正如一名网民讨论成都家暴案时所写下的:“不是女人才关心女人,是人应该关心人。”

与谢女士一样,不少关注此案的 网民对判决不服,认为11年的刑期惩罚过轻。除了对贺某恶行的批判和对受害者的同情,对于女性权益保障不足的讨论也浮出台面。

谢女士与前夫贺某2021年结婚。据她自述,结婚两年多期间,她被对方家暴多达16次,甚至怀孕时也被家暴。她曾就医、报警,警方还发了暴力告诫书给男方,仍无法停止暴力循环。谢女士曾对媒体如此形容自己的婚姻:“离不掉、逃不了、过不好”。

男性家暴受害者被边缘化?

谢女士遭遇家暴前的生活照。(互联网) 前夫的家暴导致谢女士肋骨骨折、小肠梗阻等,需要终生挂着粪袋生活。(互联网)

网民列举的案例包括:2023年,湖北一名女子将丈夫下体剪掉,仅被行政拘留10天并罚款200元;2020年,河南一名女子与丈夫吵架后,驾叉车将丈夫撞伤;丈夫在手术中因溶血反应致死,妻子最后仅被判一年零二个月。

上述言辞可能略显夸张,但也深刻反映了部分女性对现行法律对女性权益保护不足的失望与焦虑。

有人就提出,男性遭家暴的事件时有所闻,判刑有时也有过轻之嫌,但讨论热度往往低,或是被当成奇葩或趣味事件报道。

“没公正的结果,我就不结婚生子”

这背后或许确实存在一些亟待弥补的漏洞。《界面新闻》一篇题为“家暴受害者的社会支持网络仍然支离破碎”的评论就提出,尽管 2016年已实施《反家暴法》,但这并不意味着系统性的反家暴以及保护受害者的制度已顺利建成。

这个判决结果并没有让谢女士释怀。她开庭前向媒体坦言,希望前夫能在故意杀人罪下被判死刑。她哭诉:“(贺某)家暴就是想让我死,我能活着不是他想饶我一命,而是我求救得及时。”

四川成都一起备受关注的家暴案上周五(12月27日)宣判,庭审和媒体披露的细节震动 互联网。

谢女士直言,如果贺某还能出狱,必定会向她复仇,那她的生命就在倒计时。判决出炉后,她表明将请求检方抗诉,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声泪俱下:“他还有九年就出来了……我只能活九年了。”

姑且不论刑期是否会加重,在根本层面,触动民众敏感神经的是:为何在当今文明社会,仍有女性遭受如此践踏尊严的待遇,且被反复家暴16次仍难以挣脱?

这些案例无法与“成都女子遭16次家暴”案件直接比较,但网民试图借此说明,男性同样可以是家暴受害者,遇害时也可能面临加害者受罚过轻的局面。因此,成都女子案件未必直接反映女性权益保障不足,不能纯粹从“父权体系”的框架看问题。

文章提到,除了公权力部门,社会组织是阻止家庭暴力的重要机构。但由于缺乏资源,全 只有73家反家暴社会组织,大部分在三线以上发达城市,仅23.3%的组织能向边远、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提供服务。

一些网民从女权视角批评,惩罚过轻暴露出 男权社会中,法律体系仍偏向维护男权。一部分人也将讨论扩大至更广泛的社会问题,有网民就写道:“这就是结婚率、生育率低的原因”“不准备结婚了,不敢结婚,因为法律无法真正保护我们。”

事实上, 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2018年曾发布一组数据, 有22.9%的女性和19.9%的男性曾遭家暴。近20%男性曾遭家暴?这组数据让许多人感到意外。需要注意的是,家暴的定义较广泛,除了一般认知中的身体袭击,还涵盖精神贬低、辱骂等。

2023年4月的最后一次施暴,是压断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谢女士指前夫对她拳打脚踢,导致她肋骨骨折、小肠梗阻、肾肺胰受损,如今需要终身挂着粪袋生活。

就这起家暴案而言,其中曝光的血淋淋现实,并非高深的女权主义论述,而涉及最基本的女性人身保障,民众对于女性权益受侵犯或保障不足的关切、愤怒和不满,并不难理解。

经过一年的审理,成都市武侯区法院上周判决,贺某对前妻辱骂、殴打,构成故意伤害罪;并且长期多次虐待她,也构成虐待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

谢女士被家暴的情节听起来残酷,但案件为何没被定性为“故意杀人罪”或判死刑?法院之后发布说明解释,贺某殴打前妻后,有购买止痛药并按民警要求拨打120电话、将前妻送医抢救,反映出他“主观上没有剥夺(前妻)生命的故意”;而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本案中贺某虽殴打前妻致重伤,但并不具有“特别残忍手段”和“造成严重残疾”的情形。

当下 社会对女权的讨论复杂多样,也伴随一定程度的舆论反弹。围绕这起家暴案的讨论中,也出现了一小部分男性的声音。他们同样谴责加害者的暴行,但对部分女网民申诉女权受侵害、提出“若不重判就不结婚”等言论无法认同。

2024年1月,成都市武侯区检察院以涉嫌故意伤害罪、虐待罪向法院对贺某提起公诉。同年5月,当地法院判决准予谢女士与贺某离婚,两人的女儿由女方抚养。

另一网民则说:“如果小谢的事情没有公正的结果,那我们所有女生将团结起来,不再恋爱、(进行)性行为、结婚、生子。只有事情闹大了,生育率降低了,男女矛盾激化了,才能看到我们的需求!”

大概没人会反对抵制家暴的必要性,但上述数据也表明,家暴问题并非单一性别的困境,还需从各方面重视并解决亲密关系中暴力问题,无论受害者是女是男。

不过,一宗家暴案的量刑轻重涉及多方面的法律考量,恐怕难以因部分民众对惩罚力度是否足够的主观感受而轻易改变。

不难想象,男性家暴受害者能见度较低,一个关键原因是对社会偏见的担忧,他们可能担心遭受嘲笑而选择隐忍,不愿将家暴经历公开。

“两年遭家暴16次”案件引发众怒,社交媒体有网民抨击女性权益保障不足,呼吁为谢女士发声。(互联网) 相关热词家暴女权离婚死刑相关推荐云南亿万富豪被杀案 凶手已被执行死刑云南亿万富豪被杀案的凶手已被执行死刑。综合红星新闻和封面新闻报道,上述案件被害人王华聪的妻子马杰芳星期四(12月26日)受询时说,收到法院通知,得知该案凶手马寿聪已被执行死刑。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中级法院工作人员星期五(27日)应询时也确认这一消息。2018年8月7日,刚回云南文山老家不久的吸毒人员马寿聪驾车跟踪身家上亿的矿企老板王华聪20多分钟,然后在王华聪家门口将他撞伤,接着持刀将王华聪杀害。马寿聪离开现场后,打电话报警自首。2019年,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中级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寿聪死刑。之后,该案经历了二审、重审一审、重审二审。2022年12月7日,云南省高级法院下达终审判决,驳回上四川女子“两年遭家暴16次”案宣判 前夫被判刑11年 四川一名女子在两年内被丈夫家暴16次,导致其需要终生挂着粪袋生活。这起备受社会关注的案件星期五(12月27日)一审宣判,施暴者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星期五一审公开宣判上述案件。根据公告,法院对贺姓被告人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九年10个月,以虐待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1年,并依法支持附带民事诉讼谢姓原告人诉讼请求共计37万9819.26元(人民币,下同,7万725新元)。综合澎湃新闻和《扬子晚报》报道,贺姓被告人当庭表示要上诉。受害人谢女士则称,会对刑事附带民事部分的判决进行上诉,她同时对刑事部分的判决感到不满意,准备向检察院申请抗诉。这起案件于星珠海越野车撞人事件嫌犯樊维秋一审被判死刑 珠海越野车撞人事件嫌犯樊维秋一审被判处死刑。据新华网报道,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星期五(12月27日)对樊维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进行了公开审理,并于当日宣判,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樊维秋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法院经审理查明,樊维秋因婚姻破裂、生活失意,且不满离婚财产分割结果,遂决意通过驾车冲撞人群方式发泄私愤。2024年11月11日晚,樊维秋在珠海市香洲区体育中心故意驾车冲撞正在锻炼的人群,造成重大伤亡后果。法院认为,樊维秋的犯罪动机极其卑劣,犯罪性质极其恶劣,犯罪手段特别残忍,犯罪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极大,应当依法严惩。法庭遂作出上述判决。庭审中,检察机关出示相关证据,樊维湖南常德冲撞小学生案宣判 肇事司机被判死缓 湖南省常德市一所小学上个月发生越野车撞人事件,当地法院在星期一对肇事司机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常德市中级法院星期一(12月23日)公开审理黄文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对黄文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法院经审理查明,黄文因投资亏损、与家人矛盾等原因,为发泄个人情绪,于11月19日早晨7时37分许,驾驶汽车在常德市鼎城区玉霞街道双潭路附近,加速、连续冲撞小学生等人群,并在车辆因故障停驶后持械下车攻击群众,被当场抓获。黄文的犯罪行为致七人轻伤、16人轻微伤、七人轻微伤以下损伤,其中包含18名小学生,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常德市不满裁决杀害法官 河南男子被判死刑 河南一名男子因不满法官裁决将其杀害,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将男子判处死刑。据 央视新闻报道,河南省安阳市中级法院星期一(12月23日)对党志军犯故意杀人罪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党志军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河南漯河市郾城区法院立案庭副庭长、一级法官王佳佳今年8月7日傍晚,被党姓男嫌犯行凶报复,不幸遇害。根据漯河市郾城区公安机关的侦查,公安机关当天傍晚6时26分接报,某小区地下停车场负二层电梯口处有人被刺伤后立即赶赴现场,发现郾城区法院法官王佳佳颈部被刀割伤,已无生命体征。经查看相关录像,行凶者是王佳佳所办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原告、漯河市郾城区居民50岁党姓未婚男子。公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