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康|kangl@sph.com.sg黎康更新: 2024-12-24 00:38:26 黎康|kangl@sph.com.sg图为位于上海浦东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路透社)

学者:提振消费关键在信心

虽然广深两地的消费数据略好于京沪,但仍低于全国水平。根据 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的数据,今年前11个月,全国社零总额同比增长3.5%,11月单月增长低于预期,但仍有3%。

延伸阅读

再加强经济舆论管控 首席经济学家多次不当言论可解雇 11月经济表现弱于预期拖累股市 分析:缓慢回升已难刺激市场

北京市统计局按季发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显示,自今年年初以来,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两个季度下滑,第三季同比下滑近10%;就业状况预期指数第三季更是下滑超过13%。

对于11月社零总额下滑,北京市统计局在数据解读中称,这是受到“双11”网购促销提前释放部分消费需求,以及高基数等因素影响。

沈鸿说,要提振民众的消费信心,关键是回归本质找到症结所在,解决收入问题。“大家的收入提高了,未来预期好了,肯定敢消费,甚至敢提前消费。”

不过,11月京、沪社零总额再次由增转降,意味着两地今年全年消费数据以正增长收尾的难度加大。

今年以来,上海、北京社零同比增速已分别出现九个月、七个月的负增长。受网上购物节拉动,10月两市社零总额均结束连续四个月的负增长,分别上涨10.9%和0.7%。

分消费类型来看,11月上海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下降14.3%,住宿餐饮业下降2.3%;今年前11个月,北京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则分别下降2.5%和5.1%。

受访学者分析,京沪两地消费下滑受外资撤出、居民收入下滑等多重因素影响;提振消费信心的关键,在于增加居民收入。

在官方政策和“双11”共同刺激的11月,北京、上海两地的消费数据却同比大幅下滑,上海更写下今年以来最大单月跌幅。

上海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上海实际使用外资147.84亿美元(200.62亿新元),同比下降28.8%。

上海、北京统计局上周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简称社零总额)同比下降13.5%,北京则同比大跌14.1%。受单月大降幅拖累,两市今年前11个月社零累积降幅分别扩大至2.8%和3.1%。

自今年9月以来, 官方出台多项经济刺激政策。本月上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提振消费列为明年首要重点任务。

对比 另外两个一线城市,广州统计局星期天(12月22日)公布,今年前11个月,广州社零总额同比增长0.3%;深圳尚未公布11月消费数据,但前10个月,深圳社零总额同比增长1%。

此外,沈鸿指出,伴随着经济整体下行,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工资和奖金都大幅减少,尤其是对于高收入城市来说,收入即使只降一到两成,绝对值仍然很高。

沈鸿认为, 改革开放40多年至今,“经济的底子还是很好的”,但目前最缺的是信心。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沈鸿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北京、上海是许多外资企业总部所在地,随着过去几年外资撤出,许多外籍员工回国、高收入员工被裁员,直接造成两地高净值人群消费减少。

沈鸿说,另一方面, 房地产和金融市场疲软,造成居民财富缩水,也影响民众的消费意愿。相比其他地区,一线城市居民房产和金融资产在家庭总资产中的占比更大,因此对消费的影响更明显。

相关热词上海北京消费 经济相关推荐 金融监管层再出手提振市场 仍难阻A股开年下跌 金融监管层岁末年初再度出手提振资本市场,有望撬动上千亿元(人民币,下同,186亿新元)新增资金入市。但受经济指标走弱等因素冲击, 股市在2025年首个交易日出师不利,录得九年来最糟的开年表现。 人民银行和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星期二(12月31日)先后宣布开展第二次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Securities, Fund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Swap Facility,简称SFISF),并进一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 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星期四(1月2日)发布通知,为更好支持SFISF顺利开展,决定对在 结算办理的所有涉及SFISF的证券质押,减半收港股开门黑 恒指失守两万点 2025年走势难测香港股市在2025年首个交易日(1月2日)迎来开门黑行情,恒生指数大跌2.18%失守两万点大关。受访的金融界人士认为,今年港股是政治市,走向很难预测。总结2024年,港股在 中央政府推出救市“组合拳”的刺激下,终于走出低谷,恒生指数累计升3012点或17%,终止连跌四年的颓势,表现处于全球股市前列位置。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星期四(1月2日)发表港股报告指出,去年通过南向资金流入港股的中资有近7800亿港元(1368亿新元),远远大于前几年的流入,其中买入港股互联网及科技巨头腾讯、阿里、小米共计超过1000亿港元,买入高股息股逾5000亿港元,尤以银行和电讯股为重。不过,港股在2025年首个交易日比亚迪去年销量创新高 部分 车企未达标(北京彭博电)在比亚迪引领下, 电动车企去年底实现销售佳绩,但面对国内外的需求风险,今年恐怕难以再现荣景。彭博社星期四(1月2日)报道,比亚迪去年交付427万辆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动动力汽车,创历史新高。理想汽车去年交付超过50万辆汽车,而与欧洲汽车巨头斯泰兰蒂斯集团(Stellantis NV)合作的零跑汽车去年销量更倍增至29万3700辆以上。尽管年底需求有所回升,其他受欢迎品牌如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却未能达到销量目标。吉利控股旗下的高端电动车品牌极氪去年销量同比增长87%至22万2123辆,低于23万辆的目标。吉利汽车包括同名品牌去年销量达218万辆,同比增长32%。彭博社指出,喜忧参半的成沈泽玮:2025 消费大年? 领导人强调要走“ 式现代化”发展之路,意即打破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消费,或许就是个试金石。 百强房企销售额12月止跌 专家:市场明确回稳须待“小阳春” 推出政策“组合拳”提振楼市后,百强房企销售额上个月同比持平,逆转了2024年大部分时间的跌势,反映楼市显现企稳迹象。受访专家指出,尽管数据表明楼市正趋稳,但 整体经济仍处于调整阶段,市场是否明确止跌回稳,仍须观察农历新年后“小阳春”的表现。根据克而瑞地产研究星期二(12月31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12月, 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513亿9000万元(人民币,下同,约840亿7200万新元),环比增长24.2%,同比持平,较11月的同比6.9%跌幅有所好转。2024年全年,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同比下降28.1%,跌幅大于2023年的16.5%。受低迷买气影响,百强房企去年几乎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