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日报, 3月10日, 快速发展:从睦邻互信到战略伙伴。
复交后,双边睦邻互信关系得到全面恢复。一是两国外交部自1991年起建立磋商机制;二是两国互设使馆。印尼在香港、广州设有总领馆。中方准备年内在泗水开设总领事馆;三是双方高层频繁互访。杨尚昆主席(1991年6月)、乔石委员长(1993年7月)、江泽民主席(1994年11月)、朱镕基副总理(1996年5月)、胡锦涛副主席(2000年7月)、朱镕基总理(2001年11月)、李鹏委员长(2002年9月)、吴官正(2004年10月)、唐家璇国务委员(2004年11月)、胡锦涛主席(2005年4月)先后访问印尼。此外,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还利用有关国际会议期间与印尼总统苏西洛进行了会晤。印尼总统苏哈托(1990年11月)、国会议长苏胡德(1991年10月)、副总统苏达尔莫诺(1992年4月)、最高评议院主席苏多莫(1997年11月)、总统瓦希德(1999年12月)、谢哈布外长(2000年5月)、梅加瓦蒂总统(2002年3月)、人民协商会议主席阿敏(2002年4月)、国会副议长法特瓦(2003年4月)、时任印尼政治安全统筹部部长苏西洛(2004年2月)、外长哈桑(2004年4月)、总统苏西洛(2005年7月)先后访华。
两国领导人的互访,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睦邻互信和彼此友谊,促进了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1999年底,两国就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互信全面合作关系达成共识。2000年5月双方外长签署了关于未来双边合作方向的联合声明,指明了新世纪中印两国合作的方向和领域。双方还成立了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以对双方各领域的合作进行宏观政策指导和协调解决双方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此后,两国议会、政党、军队、文化、旅游、青年、妇女等各层次、各领域的交往合作也更加活跃,使两国关系迅速升温。
中印两国政治关系经过复交后的良性发展,以及中国和印尼国际地位的提升,促进了中印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2005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印尼的访问使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明朗化。胡锦涛表示,为推动中国同印尼战略伙伴关系取得实质进展,中方建议:
第一,加强两国战略磋商,实现元首年内互访,扩大双方政府、议会以及政党交流,深化两国在各领域的战略合作。
第二,拓展经贸合作,发挥区位优势和互补优势,进一步开拓市场,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油气资源开发和农业、渔业等领域的合作,在3年内使双边年贸易额突破200亿美元。
第三,加强安全合作,建立防务安全磋商机制,加强两军人员往来和在反恐、打击跨国犯罪、禁毒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加强海上安全对话。
第四,加强防灾减灾和灾区重建合作。
第五,扩大社会交往,结合今年两国建交65周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促进双方在文化、教育、旅游、体育等领域的合作,使两国友好更加深入人心。
第六,推进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和东亚合作进程,中方将继续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和一体化进程,对推进东亚合作持积极态度,支持东盟继续发挥主导作用。
第七,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中方支持印尼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愿同印尼加强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场合的协调和配合,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作出贡献。
而在2005年7月,印尼总统苏西洛回访中国时,双方进一步就具体合作领域和有关措施达成共识:加强两国高层交往和战略对话与磋商,就进一步落实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制定共同行动计划;推进双方在基础设施、能源和资源开发、电信通讯、农林渔业等经贸重点领域合作和大型项目建设,抓紧建立两国投资促进机制;完善包括航行安全、海洋环境保护和海上安全等内容的海上合作机制;启动防务磋商机制;加强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以及文教和旅游合作。
中印两国政治关系的转暖并迅速发展为战略伙伴关系,是建立在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对重大政治事件及共同关心的问题达成了高度共识的基础上的。(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