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日报,3月25日,纪念万隆火海事件71周年,万隆市政府在芝古特烈士陵园祭拜当时牺牲的烈士。这天早上虽然风雨交加,但前来祭拜的学生、退伍军人、社会名人和政府官员十分踊跃,大家聚精会神参加了纪念仪式。仪式由副市长奥德(Oded M Sonik)主持。

日寇于公元1942年侵占印尼时期,荷兰殖民主义者已溃败逃往澳洲避难,部分已枪杀死亡,部分成战俘集中在万隆南区用竹片围起的集中营。三年半的时间战俘在缺食物,缺营养的环境中度过。1945年八月六日,美国向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发出蘑菇形的浓烟,炸毁了广岛市,接着于同年八月九日,又在长崎投下第二枚,而致几十万人死于非命!在这中情况下,日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寇投降后,同年八月十五日印度尼西亚庄严向世界宣布独立。然而荷兰殖民主义者,不顾印度尼西亚已宣布独立,在英联盟扶持下,企图搞复辟阴谋,妄想再度统治印度尼西亚的美梦。然而已觉醒的广大印尼人民,风起云涌,团结抗敌,印尼轰轰烈烈独立斗争运动的烽火,从此激烈与篷勃发展。

然而当时战胜国的英盟军攻战印尼,并占领了万隆北区,以万隆铁道线为界,北区为英荷联军占领,南区由印尼国军占领,形成南、北区对峙的局面,两不相让。在交界处,双方经常发生驳火,笔者的店就在铁道线附近,在店门前堆满沙包,故常闻到“滴滴答答,必必勃勃的机枪声,真是令人胆战心惊。”双方僵持了一段时间,英荷联盟迫不及待,于1946年3月24日,联军向印尼国军发出最后通牒,下令于当晚12时正,必须全部撤离万隆市。印尼国军当时仅有少数步枪和简单尖竹枪武器,抵御不过英荷联军的大型炮火,迫于无奈,国军维有实行坚壁清野,焦土抗战的空城计。

三十六计撤退为上策,于是印尼国军一面率领原住民撤退,一面把万隆市数以千计的华人、华侨谋生的商店与住宅及一切贵重财物焚烧成灰烬,造成经久不息的烽火连天,浓烟满布,熊熊红焰直穿苍穹,俨如一片汪洋火海,这就是众所周知,闻名遐迩的“万隆火海”(Bandung,Lautan Api ),笔者的店也被人破门而入纵火燃烧,幸而苍天保佑,火势竟自动熄灭,未殃及于火海之中。然而笔者叔父的店宅则不能幸免,被火海化成灰烬,以致大受打击,精神恍惚,整天哀声叹气,悲观失望。

幸在亲朋戚友的劝解和帮助下,日后能重建家园。当时在一片混乱的情况下,万人背负包袱,携儿带女,扶老携幼,不知往何处投往避难安身之处。人心惶惶,何去何从,前途渺茫,以致广大华人、华侨处于水深火热、生活无着、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英荷帝国主义者,把“万隆火海”严重事件,说成是印尼暴徒焚烧抢劫华侨财产的罪恶暴行。

英荷盟军打着保护华侨(战胜国的侨民)的幌子。但事发当晚,华侨正处于危难之际,正须要帮助救济之际,荷兰殖民军却袖手旁观,隔岸观火,无动于衷,事后才假仁假义,关怀慰问,这都是挑拨印华两族友谊感情的伎俩。我们华族为了协助印尼独立斗争运动,抗拒英荷帝国主义者,损失了重大的财物和所作的一切牺牲,可谓对印尼国家做出不可磨灭的奉献!

如今“万隆火海”虽然时隔71年之久,然而当时的惨状,笔者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故赋律诗二首如下:以资纪念。其一锦绣万隆火海殃,烽烟弥漫炮火狂。携儿带女惶逃急, 挟械持枪撤退忙。热血沸腾争独立,寒风焦土触凄凉。抗荷反帝雷霆疾,动地惊天四海扬。其二锦绣山城火海中, 熊熊浓焰耀苍穹。 印军部队持尖竹, 荷帝兵团大炮攻。 焦土焚城无可奈, 空留灰烬苦情衷。 华侨财产牺牲惨, 无妄之灾恶运冲。

万隆丘杰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