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日报,3月26日,中国影坛长青树李丽华3月19日逝世,享年 93 岁。李丽华上一次公开露面是前年台湾金马奖,获颁终身成就奖。当时她因长途飞行身体劳累,坐在轮椅上由助理推着上台,她一现身,全场嘉宾都起身鼓掌,她也始终保持着优雅的微笑。
曾在电影《秦香莲》中演她儿子的成龙特地来台湾担任颁奖嘉宾,他感性地说:”这个‘妈妈’一叫就叫了 50 多年”,并称赞她是”永远的巨星,也是永远的女神”。
在她众多的崇拜者中,香港作家沈西城就是其中一位,本次选取他写于 2015 年的文章,款款深情溢于词间笔端。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往事难胜数,秃笔写不了。九十二岁的李丽华获颁金马影展”终身成就奖”,我感慨至深。
五十多年前,翁灵文伯伯带我看《雪里红》,有感而说:”关琦!这是翰祥的杰作,可若没小咪,成绩难显!”少不更事,看不懂小咪姐的表现,只觉这女人泼辣厉害,犹如家母。李丽华在电影里唱《雪里红》,姚敏曲,李隽青词,轻快佻脱。(姚敏大名鼎鼎,李隽青知道的不多,词圣蝶老曾说:”李大哥是我前辈,写词比我早!”《雪里红》并非李隽青最佳作品,他的《三年》方是绝唱——”左三年,右三年,这一生见面有几天 …… “听得人柔肠寸断,眼泪涟涟。)
自此李丽华长在心间,看《明灯》日报,也会留意她的消息。
五六年李丽华结婚了,对象是”千面小生”严俊,为重其事,注册当日在中环”金城”酒家设宴二席,广请友朋,父亲因老朋友邓树勋(注:女星丁宁之父)出任介绍人,有缘列席,回来说银幕下的李丽华,双睛稍转已传意,入耳京片浓不化。
李丽华好戏连场,最教人留恋的莫如六十年代李翰祥导演的古装宫闱电影《武则天》《杨贵妃》,前者不怒自威,旷代无传人;后者呈朱唇,缓歌妖丽,侍儿扶起无力,李丽华演来得心应手。
七十年代中,小咪姐淡出影圈,我以《大任》周刊编辑身份往访李翰祥于”松园”,讲起李丽华,翰祥大哥道:”小咪姐是我前辈,能导她的戏,乃我毕生荣幸,女明星中论风采、演技,无人能及她。”他构思拍《垂帘听政》,欲找李丽华演不果,角色落入刘晓庆手。
李丽华出道早,四零年十六岁入上海”艺华”,即任《三笑》女主角,一炮而红。
《三笑》我未看过,倒是早年拍摄的《新茶花女》,迄今还留印象,非电影好,而是插曲《天上人间》悦耳动听——”树上小鸟啼,江畔帆影移,片片云霞,停留在天空间 …… “李丽华用清脆响亮的歌声唱来,我如沐春风。
小咪姐!长居寂寞,云破月来花弄影,明日落红应满径,你可是? (来源:巴塞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