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小啦全球充
  • 首页
  • 泰国
  • 印尼
  • 马来西亚
  • 越南
  • 菲律宾
  • 新加坡
  • 美国
  • 代理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小啦全球充

请选择要充值的国家

国旗

归侨廖金良:少小归故国 白发忆沧桑

  • 小啦全球充
  • 26 11 月, 2024
  • 11:48 上午

【口述人物简介】廖金良,祖籍广东,出生在印尼,在印尼时一家人做华人劳工谋生,生活窘迫。1960年他跟随父母搭乘撤侨船从印尼回国。回国后他被安置在博白茂青农场工作。之后他依靠国家的关怀和自身的努力改变穷苦的处境,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采访地点:博白茂青华侨农场

采 访 者:陈津远

华侨属性:印度尼西亚归侨

整 理 者:陈津远  莫丽莹

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风云诡谲,我国开始大规模接收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地的归侨,并将他们妥善安置在华侨农场等单位,其中就包括玉林市博白县的茂青农场。

六十年沧海桑田,当年归国船上的一个孩子,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廖金良就是这样一位亲历了归国历程的华侨老人。他的诉说,带着那个时代的沧桑回响。

“我父亲是猪仔”

廖金良的父亲是广东惠州人,早年在香港打工,十几岁的时候被“卖猪仔”到印度尼西亚邦加岛上的一家矿场。

所谓“卖猪仔”,指的是被拐卖到东南亚、欧美等地,从事最低端劳动的华人劳工,他们丧失自由,备受虐待,常有被折磨至死或自杀者。

“这种限制自由的生活过了多久?”记者问道。

“40年啊。”廖金良说出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数字。

廖金良的父亲在矿场里整整劳作了40年,直到50多岁才获得自由。这是那一代华人劳工的悲惨记忆,也是他们为什么毅然决然选择回国的原因。

“当时在邦加岛,我们有个邻居是山东人,姓高,平时卖布匹,有一次出去收账再也没回来。”廖金良沉默了一会儿,说:“被杀了,当时华人都很害怕。”

“我见过周总理”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在这次大会上展现了新中国的外交理念和独特风采。当中国代表团抵达印度尼西亚的时候,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激动不已,自发地组织起来,夹道欢迎。在欢迎的人群中,有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他就是廖金良。

“我见过周总理。”廖金良谈起当时的场景,至今神采飞扬。“大家都在欢呼,祖国的人来了,我们就有底气了。”

当时东南亚华人的生活处境日益艰难。一些国家陆续出台了对华人不利的法律。1959年6月,印尼颁布总统令,禁止各地外侨从事商业零售,等于直接断了当地华人的生计。此后,印尼多地发生了武力逼迫华侨动迁事件。为此,中国向印尼发出照会表示抗议,并计划撤侨以保护侨民利益。

1960年1月20日,中国先后租用十多艘客轮到印尼各港口接运难侨回国,拉开了大撤侨的序幕。正是在这一年,廖良金的父母携带几位子女,登上了祖国派来接收华侨的船。

“我们从来不后悔”

20世纪60年代,正是新中国经济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尽管如此,政府仍然竭尽所能,投入大量资金,妥善安置归难侨,一方面扩建和新建国营华侨农场,集中地大量安置归侨,发挥他们的特长,种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另一方面对回国的华侨学生和具有培养条件的社会青年,分送各学校学习。

廖金良至今还记得,在那个票证供应的年代,华侨得到的各类票证总是会多一些,可以和附近农民交换各种物资。

茂青农场就是在那一时期建立起来的。当初的一片荒山,如今已是瓜果飘香。廖金良一家也住上了楼房。

提起当年回国的选择,廖金良说:“我们从来不后悔回国。虽然当年刚回来的时候很穷,但是60多年来,看着国家越来越好,感觉很骄傲。”

(雨林编辑,来源:玉林日报)

  • 首页
  • 泰国
  • 印尼
  • 马来西亚
  • 越南
  • 菲律宾
  • 新加坡
  • 美国
  • 代理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热门充值国家:泰国 | 印尼 | 马来西亚 | 菲律宾 | 新加坡 | 美国 | 小啦全球充
全国咨询热线
手 机: +86 18969128780
联系人: Amy

地 址: ①杭州赢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利尔达物联网科技园6幢1501室

②湖北赢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经济开发区农业智慧园616号

Copyright © www.frdmall.cn 浙公网安备3301100201624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220206 浙ICP备18056565号-2

  • 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微信小程序
  • Facebook
  • Telegram
  • 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