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日报,2023年10月26日 , 2023年10月8日晚,马詠南在弟弟毓南,弟妇吕沈玲,侄女稼津的陪伴下,撘乘国泰航空飞往香港奔丧。
还有外甥男—陈坚冒着大风大雨驾车接机,本来我通知他,不用接机,我们四人坐的士去北角,或者坐机场快线直接在总站下,多么方便。但是他坚持接机,因为气象局预告,10月8日台风袭港,恐怕等车难!
果然当晚风雨交加,机场快线,港铁停驶,敢来机场冒险驾车的士少,许多抵港旅客挤堆在停车场,的士站排长龙,有的等了五个小时。
次日,从电视新闻报道中,才知有的等了七个小时,物以稀为贵,的士司机要求加价500块,有的认为合理,因为在大风大雨中冒险驾车是玩命的。我也头一回身历其境,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坐车,看路边树叶摇摇晃晃,海浪怒吼冲天,奔驰在往北角的海旁高架路,多么提心吊胆,深恐大风把我们连人带车吹送海底。
所幸陈坚外甥男驾大车子,4人行李重也够重,在“小犬”台风的接送下平安抵达北角。原来10月8日,是大哥的生日,在冥冥之中仿佛大哥也保佑弟妹侄女们一路顺风平安抵达大姐的家。
10月9日直到中午仍然卦风球,我们不敢出门,只在电话上慰问大嫂。大嫂也说明丧事按照基督教礼,不看日子,一切从简,才能于10月18日举行火化。
10月10日直17日,天空晴朗,秋高气爽。直到18日,气象局预告,有风雨,气温骤降,大嫂叫我们多穿衣服。当日中午在“仁济医院“举行出殡礼。
旅港万隆校友们虽垂老矣矣,但是校友之情意深,他们撑雨伞,柱拐杖,穿风衣参加出殡礼。
其中我认识的有王钦贤夫人,卜美兰(卜汝亮的姐姐)牙律的师生们因病无法来弔丧的,一大早也来电话说声抱歉,祈愿马震南老师一路走好!
下午一时三十分举行的出殡礼仪式有:宣召,祈祷,唱诗,读经,祝福后,亲属和来宾们排队到棺柩前肃默哀悼。出殡礼结束后,亲属和要参加火葬礼的来宾就坐备用的大巴,往新界粉岭“和合石火葬场”,一路上风雨时停时歇,天空陰暗。
下午二时三十分举行火葬礼。
经过宣召,祈祷,唱诗后,就有述史,由大嫂金蔺池医生来简述马震南的历史如下:
马震南生于1931年10月8日在牙律县。是家中长子。自幼好学,孝敬父母,为人善良。在牙律中华学校小学毕业后,去万隆华侨中学读初中和高中。
1953年高中毕业后回牙律中华学校教初中的物理,化学。
1956年6月回中国深造,同年考上河南郑州大学化学系。大学毕业后留在中国科学院郑州分院工作至1972年才分配到北京和家眷同住在北京积水潭医院。
1974年获准去香港探亲和长居。马震南先在福建中学执教,后入半岛石油公司,最后在中华电力公司当工程师,至到1995年退休。
马震南太太金蔺池来港后,获取香港非英联邦医学考试,能在屯门开诊行医。唯一的儿子马金明是香港大学物理系毕业,今在电脑公司任职。
退休后,马震南只喜欢在家中看书,看电视,缺少活动,导致2015年,开始脑萎缩,单人出门会迷路失踪。
2016年5月16日,只好入住荃湾安老院。安然渡过三年新冠疫情后,2023年4月沦为植物人。
2023年9月1日病危,入住荃湾“ 仁济医院 ”。
9月14日院方请家属准备善后工作。
9月30日03:00中秋节过后,安祥离世。
大嫂说完后,主礼陈春娇姑娘慰勉家属节哀,家属亲友献花惜别。
最令人凄然泪下的时刻是当家属按钮,灵柩慢慢落入地库消失,地铁门自动关闭,深深体会此后陰阳相隔。
在主礼的祝福下火葬礼在肃穆中顺利结束。
按香港习俗离开火葬场时,每人获两元红包,以示平安喜乐。
最后丧家邀请参加葬礼的亲属和朋友们一起上酒楼吃晚饭。并且温馨提示大家一定要把两元红包化完,求大吉大利。
雅加达,2023年10月25日
(雨林编辑, 马咏南 文章 )
照片1. 马震南遗照。
照片2. 亲属瞻仰遗容。自右前排:马金明,金蔺池大嫂,马金沛,马立南,马詠南,吕沈玲,表嫂。后排自右:檀东辉,马悦,马毓南,陈典力,陈坚,陈益民。
照片3. 金蔺池大嫂简述亡夫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