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日报,4月3日下午,邦加勿裡洞(Bangka Belitung)省會檳港(Pangkal Pinang),在忠義堂會議室及Sekolah Pembinaan 校園,舉行了旅雅檳中校友會與Yayasan Pembinaan教育基金會,共同簽署合作重建檳港中華中學(檳中)合同的儀式。
旅雅檳中校友會領導人凌貝利、謝美蘭伉儷、黃添賢、蕭慕陶,與Yayasan Pembinaan 教育基金會領導人林金平、陳建龍、郭文平、傅財森等簽署與見證了合同,主持與啟動了奠基儀式。
以凌貝利總主席為首的旅雅檳中校友會,成立的時間不長,是印尼各個華社中最遲的,但成立的初衷不變,就是為了復辦1965年慘遭封校的檳中,幾年來所思所為,無不是何時重建檳中,這是非常難得的堅持,令人肅然起敬。凌貝利總主席作為雅加達多個頂級華人社團、華商會的資深領導人,見多識廣,經驗豐富,也虛懷若谷傾聽多方建議,他審時度勢,關鍵時刻拍板做出戰略決定。
籌備建築的檳中部教室總共11間(包括教師辦公室與校長室),每間教室7×8平方米,每間建築費3億盾,總計33億盾,計劃在1年或最遲1年半建成。
他即時召開旅雅檳中校友會大會商議,大家統一思想作出決定,與檳港 Sekolah Pembinaan合作,在該校園內重建檳中校舍,成立檳中高中部,這實在是皆大歡喜,兩方的目標都達到了,適逢SekolahPembinaan也正要升級為高中,即雙贏也是優勢組合。
旅雅檳中校友會凌貝利總主席與印尼籍華裔小學Sekolah Pembinaan基金會的輔導委員郭文平,不畏譏諷打擊,他們深明大義,知難而上,發動群眾一齊籌劃,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終於促成此重建壯舉。
郭文平覺得,自己作為最後一批華校小學生,對檳中仍感情懷,令他產生與旅雅檳中校友會幾位鄉賢所思所為同步的巨大動力。尤其他看到提出動議的鄉賢及校友們均垂垂老矣,一方面為他們的堅持執著而欽佩與感動,另方面更覺得時不我予,決心要在幫助他們在有生之年實現夢想,故他堅定意志,誠心誠意地下決心一定要服務好他們。
值得欣慰的是,邦加內外的華裔精英,達成共識,真正意識到要精誠團結,才能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否則還是紙上談兵,一年復一年的拖延,年齡及精力都耗不起,我們還能等多久?俗話說:過了這個村,沒有下個店。(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