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日报, 10月28日,在香港居住的华侨不下数十万,在芸芸众生中有位生活节俭、衣着朴素、外表平凡的印度尼西亚邦加籍华侨。此君生平爱国、爱乡、爱港、爱侨,长期对祖国内地的匡贫兴学,对家乡邦加岛的慈善事业,以及对香港爱国社团的资助,不遗余力,慷慨解囊,捐款数额早已超过1000多万港币。
岁月不饶人,如今他已届夕阳之年。但其壮志未已,决心在有生之年好似“夕阳余晖放出万丈光芒”那样,继续为扶贫兴学与慈善事业作出贡献,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来形容他最恰当不过。
究竟此位可敬可爱的长者是何许人也?他就是1959年参与创办 香港裕华国货有限公司、至今仍是其大股东兼董事之黄宪懿先生。黄先生是香港邦加侨友会名誉会长及中国星火基金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邦加乡亲昵称他阿哥,或尊称他黄老。黄先生1929年元月五日生于邦加岛烈港埠一个工人家庭。年幼时曾入读当地荷兰天主教教会学校,后转学到烈港中华学校,1947年转到雅加达八华中学深造,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宣告毕业。
中学毕业后的黄先生开始在社会上谋生打拚,做过几份职业后转到其舅父“练增丰”先生在雅加达的公司任职。由于他工作勤奋、诚实、能干,深得舅父的喜欢和信任,1959年便委派他携巨资来到香港,与其他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华侨合股创办裕华公司。新公司成立后黄先生分管出纳部,裕华总店和所有分店的出纳都归他监管,此职务他一直担任至退休为止。
在裕华公司任职期间,英俊潇洒之黄宪懿先生邂逅在该公司任职管理层的靓女甄娉玲小姐,二人一起共事日久生情,最后拉埋天窗共偕连理。
婚后的黄宪懿、甄娉玲伉俪热心公益、仁心显大爱。他们夫妻退休后一直致力协助内地偏远贫穷地区兴建学校和赞助贫困学童,以及资助本港、印度尼西亚等地的慈善事业。
据不完全统计,黄宪懿先生伉俪近年慷慨解囊作出捐献如下:
(一)捐建学校:7所(按时间顺序)
(二)助养孤儿:24人/次(就学云南丽江孤儿学校包括汉疆藏等族)
(三)资助困难学生:16人/次(就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
(四)向中国星火基金会捐献300多万港元,在葵涌葵昌中心购置会所(该基金会由本港爱国爱港人士创办,帮助国内贫穷地区匡贫兴学,黄宪懿伉俪任永远名誉会长)
(五)为香港邦加侨友会、中国星火基金会等香港爱国社团之福利、文康、庆典等活动捐献无数。
(六)为故乡印尼邦加烈港原母校之重建成为三语学校及为不久前落成的邦加烈港“三圣殿”(其外貌与北京天坛相似)捐献合共40万港元。
黄宪懿先生为内地匡贫兴学和本港、印度尼西亚的慈善公益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总是极为谦虚和低调。当人们赞他为内地兴办教育及资助贫穷学童而功德无量时,他总是回答说:“我是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我只负责播种,浇水和施肥需要他人施以援手”。
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邦加岛的黄宪懿先生,是位古道热肠仁心大爱的老华侨,以其拳拳赤子之心,为祖国教育兴邦事业不遗余力,为众多贫穷儿童播洒希望努力不懈,为莘莘学子茁壮成长煞费苦心,其爱国爱民之赤子情怀至真至诚,他是华侨的楷模和骄傲,我们向他学习、致敬!
(雨林编辑, 来源:千岛日报 温典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