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要充值的国家

海南省海口廣播電視台‧專訪峇厘海南大眾學校

和平日报, 8月5日,7月26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僑聯主席龍克潮率領下,由海口廣播電視台台長陳積流、製片人符師軾,與多位企業家一行14人組成的攝制組,專程走訪拍攝了峇厘海南大眾三語學校,並採訪了峇厘海南同鄉會主席龐庭國與秘書長意如香。

攝制組首先拍攝師生教學情景,與師生們互動,詳細拍攝了峇厘海南大眾學校教學樓場景,以及學生上課與老師授課的詳情。三語學校校長與老師們向攝制組一一介紹學校教學全過程,攝制組也不放過每一個細節的錄制,作到詳盡到位。

在設於校內的海南同鄉會會所裡,攝制組專訪了龐庭國與意如香,由美女主播詳盡詢問了龐主席的家史淵源,如何會萌生創辦海南大眾平民化教育的心願,緣何會啟用“海南”作為校名,以及辦學過程中如何解決阻力與難題,又如何能從原先只有九人的免費幼兒班,發展到如今近400名的小學部全日制正規學校等等。近一個小時的採訪中,龐庭國主席以流利的華語一一作答。值得指出的是,10年前,龐庭國的華語會話支支吾吾,沒有翻譯在旁難以啟齒回答,如今龐主席的華語會話已屬中等程度,已能獨自應對自如。

龐庭國對美女主播介紹說,他是第三代華裔,祖父上世紀三十年代從海南島海口瓊山縣,遷徙到峇厘島與峇厘原住民成親。

所以其奶奶是地道的峇厘人。父母親經濟能力低下,屬弱勢群體,但卻非常同情貧苦峇厘族親友與鄰居,有些還被收留在家裡居住。其乃父也積極從事鄉親們的福利工作,是早期峇厘海南公會的創始人之一。父母親這些助人為樂的品德,對龐庭國後來的影響是深遠的。龐庭國年輕時早早就出來打工,各種行業都干過,經歷了18年的打工生涯。

文化交流達民族和諧效果

後來在鄉下經營起蝦塘養殖業,開始了自食其力的營生來。經過數十年的拼搏,如今已發展成為峇厘島開發商、酒店業等的成功企業家之一,在峇厘島知名度頗高。但龐廷國受教育不多,華校只讀到小學二年紀學校就被封閉了。

所以當他事業有成後,最大的一個心願,就是如何資助鄉親們創業,以及讓貧苦兒童有書可讀。而且龐庭國看到印尼的排華事件頻繁,皆因民間多不瞭解中華文化,極易被虛假信息煽動,盲目跟從排華。所以希望能通過辦學,吸引原住民子弟來就讀,讓孩子們從小融合在一起,利用文化交流溝通,達到民族和諧的效果。

印尼民主改革後,對華人的政治限制較為寬松,華文華語解禁了。2003年峇厘海南同鄉會正式成立,龐庭國被選為同鄉會主席,第二年就著手開設了一所免費幼兒班,最初學童只有九個,免費提供教學用具。後來報名人數激增,原先的簡陋同鄉會會所已不敷應用。

2005年,龐庭國特把自家的一幢三層樓房,借給同鄉會,成為會所與小學部校址。

再後來,學生人數不斷增加,龐庭國遂決定變賣掉三層樓房,把所得基金悉數用來租用一塊面積為1200平方米的地皮,蓋起了一間兩層樓、12間課室的教學樓與同鄉會會所,2008年落成啟用,正式創辦了峇厘海南大眾三語學校,收費低廉,有些還可全免。

啟用“海南大眾”為校名,就是希望海南貧窮弟子,能夠有機會讀書受教育。如今學校已發展成一所全日制小學,學生人數已近400名,70%為原住民,華人子弟約30%,教職員30多人,華文教師兩位。教學質量連年被登巴剎教育局評為A級,吸引了許多官員子弟,以及外國人子女來就讀。海南省兩任省委書記羅保銘與劉賜貴,受峇厘省長邀請訪問峇厘島時,都曾走訪過峇厘海南大眾三語學校,並代表海南省政府,捐獻了共二十萬元人民幣。

“以商養教”感人事跡

在訪談同鄉會秘書長時,意如香特補充說明了龐主席許多“以商養教”的感人事跡:在租用學校地皮時,原來講定二十年租期,租金2億盾,後來那峇厘族原住民地主,獲知龐庭國是開辦平民化教育,廣收原住民子弟就讀,而且是變賣家產開辦學校,就主動減價,只收一半價錢,即1億盾,二十年後還可延期續租。每年學校舉辦的春節聯歡會,同鄉會特全權交由學校當局辦理,年年主辦的春節聯歡,校方動員了家長們參與,原住民家長踊躍參加節目演出,出錢出力,完全沒有動用到校董會基金,學校自立更生,家長熱情頗高。春晚當天,大部份學生家長都會穿上紅彤彤的唐裝或旗袍,華語歌曲,民族舞蹈,互派紅包,一派祥和的華族春節文化節日氛圍,真正彰顯了民族和諧融合的動人場景。而且,海南大眾學校的師生,經常喜歡高唱《我愛海南》的印尼文自編歌曲:“JadiAnah Hainan Sangat Senang……Jadi Anah Hainan SungguhSenang……”每每讓海南鄉親聽後熱淚盈眶。感動異常。這些都是因龐庭國主席的遠見,結出民族和諧的豐碩成果。那電視台美女主播聽後,也深受感動地直揩熱淚。

當晚,龐庭國特在其經營的別墅酒店Lumini設宴款待海南鄉親與海口廣播電視台攝制組一行,享用了一頓豐盛的地道峇厘美食。凌晨一時,代表團一行直飛廣州,結束了此次富有意義的電視廣播實地拍攝採訪。(印尼星洲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