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日报,11月21日,海南岛之旅继续,从海口到琼海,琼海到兴隆,一路上游览了海南景点,过后我们来到了陵水县,在陵水县参观了南湾猴岛后, 下午我们团队参观黎族文化的椰田古寨。
椰田古寨位于海南省陵水县,东线高速英州出口处,距三亚市20多公里,占地面积上百亩。与著名的蜈支洲岛、南湾猴岛等风景区隔海相望、交映生辉,是海南省新兴的展示 黎文化风情的窗口。2014年4月12日海南陵水椰田古寨正式挂牌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这里四季如夏,气候宜人,椰树成林,以自然的人文景观与浓郁的民俗风情融为一体,蔚为壮观。 景区现已建成古老文化、奇特风情、椰风飘香、神秘傩蛊、小锤叮当五大游览区和一台“欢乐苗家歌舞”演出。景区以独特的角度全方位的展示海南苗家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满足海内外的游客了解海南奇特的民俗文化的爱好。
椰田古寨保存着黎族先民飘洋过海的历史印迹和文化记忆,既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迹,又有厚重沉淀的具有上古遗风的钻木取火,黎族织锦等多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刻于血肉之躯的古老文化遗存——黎族最后一代的纹脸纹身阿婆。在独特的金字屋,船形屋和寮房中您能看到更多勤劳勇敢,淳朴善良黎族人民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
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西汉曾以“骆越”、东汉以“里”、“蛮”,隋 唐以“俚”、“僚”等名称泛称中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海南岛的黎族先民也包括在这些泛称之内。“黎”这一专有族称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定下来,沿用至今。黎族是壮侗民族后裔。译音“俚”“里”“李”“黎”,在壮语中的意思是“蛇”的称呼。黎族是中国岭南民族之一,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黎族人口数为1,247,814,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 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
黎族语言为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不同地区方言不同。在接近汉族的地区和各民族杂居的地方,黎族群众一般都能讲汉语(指海南方言)、苗语等,同时黎语也吸收了不少汉语的词汇,尤其是解放后吸收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新词汇就更多了。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建国后逐渐通用汉文。1957年曾创制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方案。侾黎是黎族人数最多的一支,黎男子上衣多为麻织、原色,衣底边缘留穗,下身穿三角布;女子上衣为大襟,是汉化的产物。
苗家的银器加工历史至今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的风雨捶打,在祖祖辈辈的小捶乔打声中,尽显民族银器风采,在这段历史的长河中演绎的银器相关的一个又一个故事……
几百年的积累成就了苗家手工银器博大精深的加工历史,工艺在融合积淀,在积淀中升华,在升华中辉煌。粗糙的手指,精美的银器,鲜明的对比中我们又看到了在指缝中流淌的时光。
那巧夺天工的精美银器很难让我们联想到这样简陋的加工作坊,然而就是这些原始的钉捶,錾子风箱,木凳以及那灵人苦涩的行囊造就了手工坊一个又一个民间手工艺大师,造就了苗家幸福美好生活。(雨林 海南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