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传统整车企业修改电动汽车转型战略


2024年2月在加拿大举行的车展上展示的沃尔沃电动汽车。 (图片来源:韩联社)

瑞典汽车沃尔沃取消了到2030年将销售模式全部改为纯电动汽车的计划。不仅是沃尔沃,通用汽车(GM)和梅赛德斯-奔驰等全球整车企业最近正式开始调整电动汽车转换速度。为了应对气候危机等,以电动汽车为主进行重组的全球汽车市场因需求放缓和中国品牌的急剧渗透而面临剧变。

沃尔沃当地时间4日在企业说明会上表示,将全面取消到2030年将销售的所有车辆转换为纯电动汽车的计划。沃尔沃首席执行官(CEO)吉姆·罗文表示,“到2030年可以100%转换为纯电动汽车,但如果市场环境、基础设施和客户需求不支持,也可以将目标推迟几年”。 沃尔沃将计划改为,到2030年,销售同时搭载内燃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推迟电动汽车转型计划的不仅仅是沃尔沃,大部分主要整车企业进入今年以来保留了电动汽车生产或设备投资计划。德国奔驰将销售车辆的50%改为包括混合动力在内的电动汽车的目标从2025年推迟到2030年。美国通用实际上已经撤回了电动汽车的生产目标。继去年之后,美国密歇根州纯电动皮卡工厂的生产今年又一次推迟了6个月,很难实现到2025年在北美生产10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通用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解释道,“我们希望在获得收益的同时负责任地成长”。福特干脆取消了已经推迟过一次的纯电动三排座SUV生产。

现代汽车也在上月举行的投资者日上,将2028年混合动力车的销售目标定为133万辆,比去年增加40%。在2023年的投资者日上,现代提出了向电动汽车公司进攻性转型的战略,但今年作为电动汽车转型的垫脚石,推出了混合动力汽车,选择了后退。由于补助金减少和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电动汽车需求减少,混合动力车成为消费者和企业的替代方案。

引领内燃汽车市场的企业推迟电动汽车转换计划,是因为电动汽车需求减少和转换带来的大规模资金负担。三星证券在上月发布的《电动汽车2.0,产业重组时间》报告中分析称,“欧洲和美国的电动汽车Chasm(需求暂时减少)在供应方面与以传统内燃机车为中心的强大供应结构和需求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低迷相吻合,很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推迟电动汽车的更新换代”。

以电动汽车为主导的中国品牌跨越长城进军世界市场也让美国和欧洲企业陷入困境。中国汽车出口量从2020年的107万辆增加到2023年的522万辆。电动汽车车型开发和新设生产线等电动汽车转换需要大量资金,而其他汽车企业却在中国汽车的跃进中摇摇欲坠。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当地时间4日就德国大众关闭工厂的计划分析称,“全球汽车企业在中国享受的黄金期已经结束”。中国国内销售低迷引发了结构调整。

推迟电动汽车投资也有可能成为今后的回旋镖,因为电动汽车市场可能会完全由中国企业和美国特斯拉主导。从当天市场调查企业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来看,电动汽车销量排名第一的中国比亚迪(BYD)今年1~7月销量为184.1万辆,同比增长25.7%。排在第二位的是特斯拉(95.4万辆),其次是吉利集团(64.5万辆)、大众集团(52.2万辆)和上海汽车(49.4万辆)。现代汽车集团(31.2万辆)排在第7位。三星证券研究员林恩英(音)表示,“中国和美欧之间电动汽车差距的扩大将加速中国主导的电动汽车产业结构重组”。

南智贤 记者

韩語原文:
https://www.hani.co.kr/arti/economy/global/1157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