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地球百日拉美花都的传奇女人 墓园成旅游卖点谢燕燕发布: 2025-01-23 05:00:00用街头艺术打造而成的拉博卡区,色彩缤纷。(谢燕燕摄)

艾维达的故事确实引人入胜,她出生偏远乡村,是私生女。14岁跟随一名探戈歌手跑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后在一名富商协助下成为电台红人。她有很多追求者,却嫁给年龄比她大一倍的军事强人贝隆,又以自己的演讲魅力助夫婿坐上总统宝座。但这位第一夫人很快病倒,和贝隆的第一任妻子一样,被子宫癌夺走性命,终年33岁。

终见弗里达画作

到拉美花都自然要参观那美轮美奂的科隆剧院(Teatro Colon),还有被誉为世界最美书店的雅典人书店(El Ateneo)。但是我更想看一看这里的美术馆,于是用了一个下午走访收藏了20世纪最好拉丁美洲艺术品的马尔巴美术馆(MALBA,即布宜诺斯艾利斯拉丁美洲艺术博物馆)和阿根廷国家美术馆(Museo Nacional de Bellas Artes)。

坟场不冷清,用街头艺术打造的拉博卡区(La Boca)就更热闹。走进那里,除了人头攒动,马上被用色大胆的建筑和各种壁画所吸引。

巨型“普通花属”钢铁雕塑已在一场暴风雨中折损花瓣,至今未能修复。(谢燕燕摄) 坟场高水平雕塑多

我曾对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罗(Frida Kahlo)的画充满好奇,却从未见过原作。那天走进马尔巴美术馆后总算如愿以偿。但馆内的弗里达展馆,也仅仅展出她的两幅自画像;一幅在额头画上夫婿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脸颊挂着泪珠,另一幅与猴子、鹦鹉和花卉同框,让人想起热带雨林。弗里达自画像中的眼神,连成一线的浓眉,鼻唇间的须毛,传统特万特佩克(tehuantepec)发型,都让人对这位因车祸而伤残,却绽放出惊人创造力的女艺术家留下深刻印象。

从一座美术馆步行到另一座美术馆,正好顺道看一看那个原本能在白天绽放,夜晚闭上花瓣的巨型“普通花属”(Floralis Generica)钢铁雕塑。可惜铁花已在一场暴风雨中折损,至今未能修复。

不过走进坟场后,我才发现很多陵墓上的雕塑品,水平不输给博物馆的收藏品,访客除了“消费”艾维达的传奇,那里还有很多能满足视觉感官的艺术品。

另一个访客不会错过的体验是边品尝牛排边观赏探戈表演。让我们目瞪口呆的是,呈上来的牛排足足有400克,两人分享一份尚且嫌多。

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是拉丁美洲城市中最像巴黎的都会,难怪有拉美花都之誉。城市可供人游览的景点有美轮美奂的科隆剧院,由剧院改装而成的雅典人书店,由街头艺术打造成的缤纷社区拉博卡,被风雨摧残的铁花等,但列在榜首的,却是一位名女人的墓园。

曾经纳闷,为何导游总要带访客到雷科莱塔区(Recoleta)参观坟场?但细想,很多人和我一样,与阿根廷最早的邂逅是风靡一时的音乐剧《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贝隆将军第二任夫人艾维达生前与死后的传奇经历,是阿根廷最为人知的故事,她的墓园自然成为最红火的旅游卖点。

死亡没有让她的故事画上句点,艾维达去世后三年,遗体被推翻贝隆的派系盗走后运到德国,以他人之名葬在意大利16年。经过谈判,遗体被送到西班牙还给流亡那里的贝隆。1974年,贝隆与世长辞,艾维达的遗体终于回到阿根廷,葬在家族墓园里。半个世纪后,访客依然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