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日报, 2021年7月27日,早年从印尼回国,现居住在上海大宁路街道的归侨黄繁荣虽已近八十高龄,但仍心系中印,“当年从印尼回来,现在想想一点也不后悔。因为,我是炎黄子孙,我的事业注定在中国”。

回国后,黄繁荣继续完成高中学业。随后,进入天津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前身)深造,毕业后分配到石家庄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60年代中期,黄繁荣调入上海工学院(上海大学前身)工作。
黄繁荣,1937年出生在印尼雅加达一个平民家庭,兄弟姐妹十人,黄繁荣排行老六。在雅加达读完小学与中学后,1953年毅然告别父母及家人,与哥哥一起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国。

一个解放初从印尼回国的归侨,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心,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2014年,印尼华裔青少年参观团来上海。黄繁荣主动担当起为这些华裔后代服务的工作。十几天的接待老人瘦了一圈,却让那些长着华人的脸,连一句中文也不会说的孩子们满意而归。她也成了印尼华裔学生参观团领队老师口中的“黄妈妈”,是参观团孩子们口中的“黄奶奶”。

2014年,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来上海视察侨务工作,特地安排时间,专程上门拜访了黄繁荣老人。裘主任拉着黄繁荣的手说:“谢谢您,多年来为搭建中国与印尼民间友好桥梁所做出的贡献。”

这些年来,黄繁荣经常来往于中国和印尼之间,动员那些华侨实业家回来看看是否能够为祖国做些什么的同时,她还利用去印尼探亲访友的机会,活跃在一些印尼华人与友人之间,为实现中国与印尼的民间交流穿针引线。

(雨林编辑, 来源:中国侨网/上海2015年5月15日电 /戴有宏 叶艺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