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日报, 2021年9月5日,他,是海南为数不多的印尼语导游;他,2年共接待印尼游客超6000人次;他,是海南和印尼文化交流的“见证者”。他,就是荣获过“卓越导游奖”的印尼语国际导游黄爱国。从业10余年来,黄爱国与众多的印尼游客成了朋友,他怀着对旅游事业的热情和对导游工作的热爱,用真情和热忱丰富着每一位游客多彩的人生体验。
34年前,黄爱国出生在海南琼海市彬村山华侨农场印尼村。印尼村是彬村山华侨农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里的100多名归侨1960年回到中国,在此开始新的生活。1990年,前全国侨联主席张国基为他们挥毫题字“海南岛印尼村”。半个世纪以来,这里的村民仍较好地保持着印尼当地的生活习惯,如用印尼话进行日常交流,烹制印尼饭菜,制作丰富的印尼糕点,唱印尼歌,跳印尼舞以及婚丧、宗教习俗等。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黄爱国从小就会说印尼语,这也为后来他成为一名印尼语国际导游埋下了伏笔。
“之所以取名‘爱国’,是寄托了爷爷对家乡的思念,爷爷希望我无论走多远,都要爱国、爱家。”黄爱国的爷爷就是1960年回国的印尼归侨。2009年,黄爱国跟着村里的年轻人到深圳当起了印尼语导游,赚到第一桶金。
黄爱国这一“闯”便是十年。直到2017年3月底,海口至雅加达(印尼首都)直飞航线正式开通,自此拉开了印尼游客前往海南旅游的序幕。仅一年的时间,印尼就逐渐发展成为仅次于俄罗斯的海南第二大客源国,2018年1至9月,海南累计接待印尼游客逾9万人次,同比增长518%。
这一消息让当时身在深圳的黄爱国看到了回乡发展的机会,同年10月,他便起身回到海南,正式成为海南康泰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国际入境部的一员,专职印尼语导游方向,两年来,他接待的印尼游客就超6000人次。
如今的他,是海南省内为数不多的印尼语专业导游。印尼旅游市场很大,但海南小语种的导游很稀缺。“当时印尼团游海南很火爆,一周有两个雅加达至海口的包机航班,我们几乎是连轴转,接待完一个团又迎来一个团,很少休假。”黄爱国回忆道。
印尼飞海口旅行团人数一般在20人以上,最多时高达40人,行程分为四天三晚和五天四晚两种,目前仅限海南东线的旅游线路,其中,最常见的旅游路线涵盖了海口骑楼老街+冯小刚电影公社-琼海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玉带滩-万宁兴隆巴厘村-陵水椰田古寨-三亚鹿回头+大东海沙滩+南山苑海上观音等多个海南知名旅游景区。
印尼与海南地缘相近、气候相似,印尼的游客来海南很快就适应。谈起带团感受,黄爱国兴致勃勃地说:“与别的旅行团不一样的是,印尼的朋友总喜欢带些特产回家,海南特产商店和夜市小吃街都是必逛的地方。像海南的特色小吃清补凉,就很受印尼游客的喜爱。因为印尼地区常年高温,他们非常喜欢喝冰饮,所以几乎每天都会来一碗清补凉犒赏一下自己胃。”最让黄爱国骄傲的是“印尼的游客对海南的评价都很不错,常夸海南街道干净、生活休闲、气候宜人、治安很好……尤其治安这点让他们很安心,没有安全顾虑。”
因为是印尼侨眷,黄爱国很懂印尼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行程中,他会提前叮嘱饭店依据印尼人的饮食习惯调整菜品,每顿饭都配冰饮给大家饮用。如若遇到游客过生日,还会为他们准备生日蛋糕送上祝福。因为细心周到的服务,黄爱国深受印尼游客喜爱,也因此获得了公司颁发的“卓越导游奖”。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已回国的印尼游客时常与他联系,当有朋友来海南出差或旅游时,也都极力推荐黄爱国做向导。
谈及如何做好这份工作时,黄爱国认为需要从点滴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出发,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以高度的和职业操守保证游客的出游安全。“只有设身处地为游客着想,才能获得他们的信任,旅途才会顺利、愉快地进行”。
黄爱国很喜欢导游这份工作,他说这份工作让他很有价值感。除了可以到处走走看看,开阔眼界之外,在接待外国游客的过程中,也让他有机会接触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在两地交流中也加深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我非常喜欢向国际友人介绍我们海南,希望有更多的外国人来海南旅游,喜欢海南,宣传海南,让海南走向世界”。
眼下,新冠疫情给全球旅游业造成了重大的影响,黄爱国没有之前那么忙了。不出团的日子里,他会尽可能多的陪伴家人,会带孩子去水上乐园、动植物园等地方游玩。“疫情就当是给自己放了一个假吧!也希望全球疫情可以早日结束,回归以前常态出团的日子,我还要继续做海南与印尼两地旅游文化交流的传播人”。
如今,自由贸易港建设给海南带来了很多利好政策,对海南旅游业和旅游从业者也非常有益。目前,海南有逐步开放的签证政策、免税退税政策、人才引进政策等涉旅政策,“海南将更加开放、更加自由,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旅游、投资、生活等,也会给我们导游带来很多发展机会。所以,我很看好海南的发展,疫情结束后海南的旅游业一定会迎来属于它的春天!”黄爱国充满期待地说。
(雨林编辑, 来源: 海南资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