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日报,2021年1月19日,海南岛印尼村的首位报导者张锡添先生是印尼归侨,曾担任过彬村山华侨农场侨联秘书,他深知侨情,了解侨心,反映侨声,在落实国家侨务政策中为归侨排忧解难,是一位优秀的侨务干部。
1989年,张锡添先生写的一篇报导文章「海南岛的印尼村」发表在国务院侨办的「华声报」上,引起关注,继而又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画报」、「中国农民报」转载,海南电视台转播,一下子海南岛印尼村广为人知,远传国内外。
1993年,同是印尼归侨的年已98岁高龄的原全国侨联名誉主席张国基先生,欣然提笔写下“海南岛印尼村”的墨宝,赠送给彬村山华侨农场。
2012年,印尼村在村口建起一个富有印尼特色的大门牌楼,并把张国基先生写的「海南岛印尼村」村名放大复制上去,成为海南华侨农场的名门。张锡添先生的报导,张国基先生的题字,村口大门牌楼的建筑,彬村山印尼归侨的心迹,琼海市政府的支持,终于营造出琼海侨乡一处内涵丰富,外延深远的海南岛印尼村。
海南岛印尼村的印尼归侨,是个特别群体。他们的祖辈出生在中国,而他们出生在印尼;他们的祖辈说汉语,而他们说印尼语;他们的祖辈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他们受到印尼文化的影响,唱印尼歌,跳印尼舞,随印尼俗,吃印尼菜;他们知道中国是他们的祖国,又把印尼当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中,从印尼华人成为印尼归侨;他们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却与生俱来带有特别的印尼色彩;尽管他们的言行举止、生活习俗保留了印尼的风格,但他们都怀有一颗中国心。
他们明白,是印尼驱逐了他们,是祖国迎接了他们。他们去印尼探亲旅游,更感到祖国发展迅速,人民安居乐业。他们刚回国时的失落感早已烟消云散,中国人的自豪感节节升高。因为这个村的人是印尼归侨,因为这个村的人带有印尼生活习俗,人们称呼这个村为印尼村。世界不少国家有唐人街,那是海外华人生存的历史见证,而海南岛印尼村在中国,这是印尼归侨对第二故乡的记忆。
这使印尼驻广州总领馆的官员感到惊讶,他们认为海南岛印尼村保留印尼传统习俗,说明中国政府宽容。他们批评印尼旧政权排斥华人和中华文化的残酷暴行。
(雨林编辑,海南王裕秋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