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要充值的国家

归侨信息:我与海南岛共成长,巴厘村创始人 罗德山

和平日报,2023年12月15日,巴厘村创始人 罗德山 “别说一张门票30元,就是0元门票他们也不愿意来。

巴厘村经历了20年,倾注了我们整个家族的资产和朋友的支持,把一个破旧的厂房建设成为国家级3A景区。

我们想尽自己一个归侨的心意和力量,为自贸港做力所能及的事。” 这句话,透露出巴厘村创始人罗德山的无奈和坚持。

一起走进罗德山的世界,了解他的归侨经历、创办巴厘村的初衷。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景区的崛起,更是一个家族、一群朋友坚持不懈、共同奋斗的故事,也是海南自贸港蓬勃兴起的一个缩影。

在上世纪50年代,第一批归国华侨来到兴隆华侨农场建设自己的家园,今年65岁的罗德山的父母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1954年,2岁的罗德山随着家人从印尼邦加岛来到兴隆。他曾是兴隆华侨农场的干部,在海南省华侨农场管理局待过,1991年开始下海经商。

2002年,罗德山有个朋友经营的炭化木根艺将要贱价出售,看到那些根雕后,童年的记忆重新浮现,罗德山毅然决定把所有的资金投入到收集太阳河畔的树根,雕刻成根艺作品,创办一个根雕馆。于是2003年,他创办了以生态艺术为主题的兴隆天涯热带雨林博物馆。这就是今天“巴厘村”的起点。

“巴厘村”以兴隆南洋归侨文化为背景,以爱国之情、思乡之意为切入点,通过南洋“风情”“风俗”“风光”“风味”将兴隆南洋归侨回国后的生活串联起来,从多侧面记录、全方位真实呈现出来,是海南岛唯一没有重复主题的归侨文化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洋归侨的精神家园。

https://m.weibo.cn/status/4978877048292994?sourceType=weixin&from=10DC195060&wm=9006_2001&featurecode=newtitle&s_channel=4&s_trans=1232713060_4978877048292994&jumpfrom=weibocom#&video

(雨林编辑,来源:新浪海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