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日报,2022年9月24日, 惊悉归侨老乡,槟中校友何陆古先生于九月十八日不幸驾鹤仙游,深表哀悼。
何陆古,1934年9月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邦加岛槟港市,祖籍中国广东省台山县。其父租种香蕉园为业,其母替人缝补以资家用,生活贫困。家中兄姐六人,其排行于未。
小学及前期
印度尼西亚原是荷兰的殖民地,经济萧条。
1942年,日本的入侵使得原本贫苦的人民更加雪上加霜。何家庭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上,其幼年时期借住大姐家中。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民众得以安生,生活稍有改善,其与三姐回到母亲身边,获取了上学的机会。1946年6月,入槟港中华会馆读小学,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中学时期
1952年,几经努力的何终于升入槟港中学学习,在老师的帮助下,于学校半工半读,维持学业。此时新中国已经建立,政治、经济建设欣欣向荣,在世界上造成了广泛的影响,印尼侨民亦掀起了民族热潮。受此形势影响,其加入了当时本岛进步的社团组织“邦加槟港侨众学习社”,利用社刊、学习等形式,努力宣传和倡导祖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介绍新中国情况。
1953年6月,其在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坚持一边参加中学学习,一边在社团夜校义务授课,讲授知识,介绍祖国发展,宣传祖国政策,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高中
1954年,几经艰难的何终于完成了中学的学业,怀着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归国之情强烈,但受困于经济压力而无法成行,只得任教于本岛勿里洋十四号巴力公民学校,筹措经费。
1956年6月,其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并受到了热情的欢迎。同年8月到湖南长沙市一中继续高中学业。
1958年考入湖南株洲工业专科学校,学校当时刚刚成立,条件非常艰苦,其和校友一道用双手建设校园,边劳动边学习,创造条件完成了学业。
1961年9月,毕业分入湖南农学院农机系担任教学工作
入党后
1982年11月,何陆古加入中国致公党,1986年任致公党湖南省工委专职副主委,
1987年任湖南省政协委员,
1988年9月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担任参事后,积极参与参政议政、招商引资和对外联络等工作,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坚持每年多次下市县调研,深入开展研究,努力反映社情民意,为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坚持编写“资料与信息”刊物。利用归侨的身份加强对外联络,历年来共接待“三胞”客人近百次,引进外资2200万元,为湖南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雨林编辑, 来源: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