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日报,1月31日,1月29日 佛曆2561年歲次丁酉年正月大年初二大叢山大禮堂滿座近千人佛教徒,及本寺義工護法喜氣洋洋的氣氛等候晚會的開始。本山住持慧雄大師父率佛教中心協會會長宏慧大和尚及僧伽,本山理事:俞雨齡、張育浩(國會議員)、吳能彬、伍瑞章、伍耀輝、張克強、林源龍、關友金、關添輝、施子堂、吳幹彬、何書忠、林錦洲、蕭明豹、蔡來成、黃泉華、林坭明等社會人士及嘉賓步入大禮堂,靈巧舞獅迎接,鳴迎春吉祥鼓揭開帷幕,青年班呈現華族舞蹈。隨後慧雄大師父率僧伽及嘉賓上臺舉行迎春納福祝願祈福,燃燈祈福,燈燈相續,點亮黑暗煩惱的眾生。本山住持向在座佛教徒恭賀新禧、步步高升、萬事如意,中心協會會長宏慧大和尚祝福:日日是好日,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還是保持佛法的理念去修行,發願斷一切惡、無惡不斷,發願修一切善、無善不修,發願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如果每天能實行在人生當中,日日必定是好日。俞雨齡先生代表本山理事,福清公會及福建三十六個社團向大眾拜年,恭賀新禧,隨著本山理事依次祝賀新春大喜。慧雄大師父引導大眾撈餘生祝禱:新年進步、步步高升、東成西就、百業興旺,人人歡喜享用美味素齋圍爐,首都藝人助興獻唱。
本山住持慧雄大師父新春佛法獻詞強調,佛教徒我們踏上雞年是充滿希望的一年。中國文化所講的雞是五德之禽,雞擁有五種美德:頭上有冠是文德,象徵著古人戴上官帽是受過教育的人,所以文學具備;足后有距能斗,是五德;敵前敢拼,是永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中國民間更將雞視為吉祥物,說它可以避邪,還可以吃掉各種毒蟲,為人類除害。所以,開年第一天民間以紅紙剪雞作窗花,而且把這天定為“雞日”。我們可以效仿雞的優點,運用在多方面的需要。佛教徒,我們今天進入了高級數碼時代的發展社會,速度日益增快,任何想法便會實現。當科技如是發達,我們更要體悟佛法的真理,一刹那之間了生死,一念生清淨,生極樂淨土。不要把科技的發達讓我們更迷失方向,找不到自主的功能,這樣下來我們變是一個沉沒的人。當今社會,附佛外道興旺,我們要依止真正有正知見的善知識。白衣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了佛法,不敬僧團是皈依處。我們要牢牢記記,在三寶門中修福田才是真正的大福德,護持三寶是出世間的因緣。雞年大吉、恭祝大家、法喜充滿。
隨後金雞報喜華族舞蹈呈現華族過春節的光彩,醒獅恭送僧伽及嘉賓離席,結束迎春納福傳燈晚會的序幕。(大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