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日报, 12月24日,印尼吴氏至德总会主席吴能彬博士昨天(12月23日) 赴楠榜省考察,拜访楠榜吴氏宗亲,受邀参加楠榜吴氏主席 Gunawan Hendra 的生日庆典和楠榜吴氏宗亲会第三期银会,特地设晚宴欢迎吴氏至德总会主席吴能彬博士。
据吴能彬博士介绍: 印尼吴氏至德总会成立至今一百年,基于水有源、树有根,慎终追远,缅怀先祖,每年本祠堂都定期举行春、秋两祭,从不间断。吴氏后裔能为传承“真诚之道”,学习“至德谦让”的精神,敦睦宗谊、和谐社会,以彰显祖德,俾为当今社会之表率,光宗耀祖,是为至幸!
“至德堂”的堂号由来 :中国历史上,有关周太王古公亶父长子太伯三让天下,与二弟仲雍出奔江南,使三弟季历(周王季)继承王位而振兴周族、共昌西周的史实,一直被传为佳话。
太伯(泰伯)、仲雍后来在蛮荒之地的江南建立了吴国,成为吴氏始祖。2500多年来,孔子对泰伯的谦让精神十分敬佩,感叹道:“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在孔子看来,泰伯的品德已达到了极高境界,人世间再也找不出什么言语来形容他的美德了。因而泰伯被称为“三让王”,援引孔子的赞语,吴氏的总堂号称为“至德堂”。
吴姓的远古初祖是黄帝。黄帝娶有四位贤淑的妻子,生有25个儿子,其中得姓者14个,后就形成14个部族。黄帝正妻嫘祖生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他俩都继承了黄帝的本姓——姬。吴姓就是玄嚣这一支系传承下来的。
吴姓的开氏始祖是吴太伯。他是《史记》记载的天下第一世家——吴太伯世家。吴太伯是吴姓的第一人,但无嗣,所以叫开氏始祖。仲雍是太伯的弟弟,继承了他的位子传承下来。所以,仲雍就是吴姓的血缘始祖。
吴国灭亡后,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后还繁衍于江浙、安徽、山东、河南境内的一些地方。隋唐时期,吴氏已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
唐高宗时有吴姓将佐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唐僖宗时,有吴姓将佐随王审知入闽,皆在福建安家落户。
宋明以后,吴氏称雄于东南,其中季扎的53世孙吴宣是后蜀驸马,家族显赫一时。吴宣的5世孙吴吉甫是吴氏入粤始祖。(雨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