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日报,2022年10月20日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眼20多年过去了。追朔印尼改革前成立于1984年的八华校友会迎来了母校于2001年成立100周年的大庆。为了纪念这一大喜日子,决定出版《100周年纪念刊》。笔者有幸参加这伟大的工程。当时就成立了纪念刊编辑委员会。其中:
总协调:葉焕明
总编辑 :锺添祥(已故)
副总编辑:赖儒忠(已故)
印尼文编:赖儒忠(已故)
英文编辑:黄良才(已故)
中文编辑:梁成柱,古兆维
摄影师:谢明发
排版-封面设计:林昆德,古兆维
印刷:LaksmiStudio
分色:丘仁基
委员:
杨德南,翁秀兰,李惠珠,张惠珠(爱伦)
为了怀念20多年前的八华校友义工的无私奉献。叶焕明总编在新冠肺炎肆虐未平息之际,特约还留在世间的众义工来一次“欢叙一堂”。这次聚餐选定在10月5日印尼建军节时共聚于兰花公园内的“MayStar”酒店。这次聚会令人兴奋和伤感。20年光景时间变化很大,昔日恩师、老校友已与我们永别了。其中有:八华元老锺添祥老师,赖儒忠,安达拉通讯社记者黄良才,《国际日报》记者张惠珠(爱伦)
参加聚餐七上八下的老编辑人员有的在家人搀扶着出席。66年学校被封闭与接管时拍下具有历史性照片的谢明发在孩子照顾下来到现场,原《呼声》杂志法律顾问杨德南也在多病的妻子陪同下来到现场。犀利评论家古兆维,八华第四届校友会主席、Serpong八华学校辅导委员林金将,原Serpong八华学校监察委员李奎瀚,社会活动家、百家姓协会创办人之一的赖永贵,专为联欢筹款的李惠珠老师,以及印尼世界针灸协会负责人、八华校友会秘书长曾缙云以及校友会理事 傅文福,李育堂,王金烈,林昆德也出席了这次难得的聚会。聚会上李奎瀚、林金将和叶焕明都为编辑人员经过365个昼夜完成《100周年》特刊表示赞赏,也同时赞颂就是这批默默无闻的八华义工们的辛勤努力耕耘才有八华学校的丰硕成果。聚餐从12时开始至2时许结束。大家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酒店。
(雨林编辑, 来源:国际日报、八华校友会秘书处梁成柱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