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要充值的国家

侨乡活动:詔安:村庄“蝶變” 文明鄉風邂逅牆上“寫意風景”

和平日报, 2022年5月25日,舉重運動員將電線杆高高“舉”起,游泳選手奮勇拼搏勢不可擋,陽光下“印尼風情園”在花田中熠熠生輝……漫步在建設鄉建華社區的僑民健身一條街,富有體育特色且“僑”味十足的彩繪文化牆映入眼帘。美麗的壁畫不僅提升了鄉村整體面貌,為游客帶來了豐富的視覺體驗,還增進了人文氛圍與自然環境的融合。

據悉,建設鄉僑聯曾獲評2018-2020年度全國僑聯系統優秀“僑胞之家”,建華社區在印尼歸僑文化底蘊濃厚的基礎上,花心思、投精力、募資金,以休閑康養生活區和印尼風情為核心,著力打造濃厚的印尼民俗風情氛圍,注重融入僑民風俗,在村庄規劃、房屋建設、農業種植、花卉綠化中引進印尼等東南亞元素,建成了黨建文化一條街、印尼香料一條街、特色小吃一條街、健身運動一條街等文化街區,使當地歸僑老人們更有歸屬感。

建設鄉建華社區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條件,完善適老化設施設備,每季度定期為老年人舉辦生日會,滿足轄區老人居家養老需求,開展醫養結合服務。建華社區在2021年獲得“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小橋流水,草木蔥蘢,在長埔村的庭院外牆,一幅幅描線精美、色彩艷麗的壁畫栩栩如生,鮮明的色彩和古朴的鄉村形成對比,多姿多彩的壁畫讓原本老舊、空白的牆壁變得色彩斑斕,充滿了濃郁的村庄特色和鄉土氣息。文明鄉風浸潤百姓心田,山光水色裡蘊含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交相輝映著畫裡鄉村的煙火氣息。

2018年,建設鄉長埔村將革命時期據駐點“永錫堂”長埔大祠堂改造升級為建設鄉孝廉文化教育基地。近年來長埔村逐步融入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基層黨建、法治宣傳等內容,組織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主題宣講活動,打造廉政理論學習課堂,夯實思想“堤壩”,營造了家風好、民風純、黨風正、政風清的良好氛圍。長埔村廣場舞隊連續參加了第三屆和第四屆福建省廣場舞大賽,在建設鄉“僑心永向黨·禮贊新時代”慶祝建黨100周年暨紀念印尼歸僑回國60周年文藝晚會上奉獻了腰鼓舞《中國美》和藏族舞《次真拉姆》的精彩演出,將新時代文明新風尚“舞”入百姓心坎。

走進月港村,月港事件紀念館周邊壯闊瑰麗的照壁和浮雕牆既豐富了建筑空間層次,又為游人帶來了視覺與精神的雙重震撼。3D立體牆繪讓人仿佛置身於革命崢嶸歲月,革命先烈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的高貴品德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熠熠生輝,紅色基因深度融入空間環境,為人們的精神家園再添歷史厚度與情感溫度,以深邃的歷史時空、崇高的思想境界,帶領所有人共同追尋紅色記憶。

建設鄉月港村位於烏山山麓南面,是革命老區基點村,村內達三祠堂曾是中共閩粵邊特委及雲和詔縣委的重要活動據點,也是“月港慘案”的發生地。馳騁於時代新征程的“康庄大道”,月港村緊抓鄉村振興政策機遇,聚焦本土資源和文化特色,為促進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精耕細作”,在“希望田野”生動書寫美麗鄉村“幸福答卷”。月港村突出黨建引領,打好“紅色旅游”牌,著力推進月港村紅色旅游基地的修繕保護、開發利用、品牌推廣,月港事件紀念館每年接待游客近萬人次。月港村還充分利用農村的農家書屋、農村閱報欄、文化牆等宣傳陣地,打造紅色人文景觀,把革命傳統教育與促進旅游產業發展結合起來,讓大家寓學於游,接受“沉浸式”教育,“多點多極”延伸實效,用紅色文化熏陶黨員群眾,用時代新風沁養文明村庄。

建設鄉以文化“塑魂”,將“有字之書”與“無字之書”結合起來,盤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積極選樹“身邊好人”,探尋“最美庭院”。志願者發放移風易俗宣傳單,樹立鄉村精神文明新風尚,引導群眾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在“春風化雨”中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治理格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今年以來先后舉辦了“快樂‘童’伴,‘藝’同成長”冬令營、“重溫雷鋒事跡,‘童’承雷鋒精神”學雷鋒紀念日主題DIY活動、“禮贊青春,童言感恩”慶建團100周年暨母親節DIY活動等關愛留守兒童志願服務活動,打造全省“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示范點”,呵護孩子們在“陽光下”健康成長。

接下來,建設鄉還將深入結合文明村鎮創建,宣傳推廣“福文化”,編“線”織“網”推進“道德潤村”行動和鄉風評議活動,依托鄉村“一約四會”,以“濃釅情意”刻畫,留住鄉村的鄉土味、民俗味、古韻味、生活味,讓牆繪裡的寫意村畫徐徐鋪展開來,握好與時俱進的“硬筆頭”,“沃野皆金”書寫壯闊藍圖。

( 雨林编辑,来源:詔安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