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日报, 2022年6月23日,诏安县建设乡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深入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和“七比一看”竞赛,建华社区用好“党侨融合”一支笔,坚持党建引领,统筹规划、强化治理,凝聚侨心、汇聚侨智,积极探索适合社区振兴路径模式,统筹推进“环境优美、居住舒适、设施齐全、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绘就了生态宜居、休闲康养的建设蓝图,进一步营造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医”的社会氛围,2021年10月,社区获评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坚守品质,织密“一对环境网”
建华社区立足社区实际,全力营建布局协调、干爽整洁的村居面貌,依托印尼侨区特色文化,以休闲康养生活区和印尼风情为核心,着力打造印尼民俗风情浓厚氛围,注重融入侨民风俗,在村庄规划、房屋建设、农业种植、花卉绿化中引进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元素。建成党建文化一条街、印尼香料一条街、印尼美食一条街、侨民健身一条街等文化街区,让当地侨一代老人们更有归属感。免费对老年人居室进行适老化改造、增设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配齐健身器材、彩绘长廊实行人车分流等。建立健全村级调解、司法保障的调处机制,构建说事议题反馈、结果公示等制度,做到“有事要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推进环境噪音、邻里纠纷等14件“关键小事”。
理清规划,形成“一张服务表”
除常规的社区两委、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外,建华社区创新引入第三方专业社工机构定时定点向辖区老人提供健康服务、生活服务、法律服务、关爱服务、心理服务、文化服务,社区走心老人舒心。如举办“侨心永向党·礼赞新时代”庆祝建党100周年暨纪念印尼归侨回国60周年文艺晚会、“家庭医生,守护您健康的朋友”世界家庭医生日系列活动、“疫去花开,侨见幸福”重阳节孝老文化主题活动、“情暖暮年,从心开始”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侨韵风彩,夕阳绽放”老年舞蹈班、情暖老人心集体生日会等活动,扯好服务清单,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引导老年人积极健康养老,提升农村社区综合服务水平。
优化体系,打造“一个助力圈”
建华社区聚焦做深做实党建示范点主线,坚持“他助+自助”联动,打造养老服务的“助力生活圈”。依托社区微信平台和智慧平台标注老人信息,构建“1+X”区域党建联盟体系,将养老服务的赛道选择与辖区资源充分“搭伙”整合,实施“党建联盟、服务连心”行动,推动走访特殊困难老人、家居清洁、政策解读等54件实事落地。制定社区老人结对牵手户,在社区大榕树下以“人”为“书”,聆听老人身边的故事、挖掘好人好事,传播社区正能量,实现了老人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的双重满足。
链接整合,下好“一盘共享棋”
结合社区年轻人就业渠道少和老年人再就业两大难题,建华社区统筹整合资产、资源、资金,吸纳本地外出创业乡贤回乡投资建设印尼风情园、福国百香果基地、咖啡园圃等,并签订合作协议,组织群众参加新型职业农民等技术培训10余场次,鼓励在外年轻人回家创业择业就业,年轻人的回归让辖区老人感受团圆的幸福。辖区老人在家门口实现“再就业”,组织制作虾片、粽条、蜂蜜圈等充满印尼风味的小吃,依托逐步完善的旅游产业链,拓宽销售渠道,实现老有所为,进一步提升自身价值,绽放最美夕阳红。
绷紧责任,筑起“一道生命线”
坚持人防与技防并重,全力打造家门口的“生命安全圈”。安装了独立式烟雾报警器和灭火器,经常性上门向老人“零距离”普及安全知识,提高老人的安全意识,落实隐患“闭环管理”。建设社区网格化平台,在社区各主要路口和居民区路段建设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打造“智慧社区”,加强平安建设宣传,强化综治平安巡逻,优化社会治安水平。在推进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区设计疫情防控“以房管人”作战图,精准到每家每户,全覆盖入户排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雨林编辑, 来源:东南网/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