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都新闻网 7 月 8 日(综合报道):舞狮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人们相信舞狮能驱除邪灵,带来吉祥、繁荣和好运,因此在各大节日及庆典上都能看到舞狮的身影。在历经千百年的演变后,舞狮也从最初的草根文化发展为至今的大同文化。
俗话说“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舞狮”。舞狮是中华文化传统民间艺术之一,旧时就已成为逢年过节、行香走会中的必备节目,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带来繁荣和好运。
舞狮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根据史料记载,舞狮源于汉代,盛于南北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民间舞狮活动虽然由来已久,但舞狮的起源与说法却各有不同,其中的说法是中国本身并没有狮子,在中华文化中,狮本来是和龙、麒麟一样都只是神兽,而到了汉朝才首次有少量真狮子从西域传入。此外,民间也有神话传说,村民以纸扎狮子及锣鼓驱走年兽,演化成为舞狮的说法。
国际龙狮运动协会技术委员会主任萧斐宏表示,舞狮是自西域经丝绸之路来到中原,历经千百年演变,慢慢地成为中国独特的草根文化,乃至中国精神的象征。
萧斐宏还说,舞狮的意义在于团结的精神,舞狮也逐渐走向国际化,甚至变成了一项运动。所以我们今天所看到舞狮已成为大同文化。
目前舞狮文化在印尼也非常盛行。广肇江夏堂龙狮团团长黄柏(Ronald Syarif)说,在以前时政情况不利于华人时期,为巩固印华民族思维与多元意识,舞狮队员们都不得以种族与宗教信仰区别相歧视,务必讲究多元的团队合作。
人们认为狮子是祥瑞之兽,象征着如意吉祥,表演舞狮能驱邪镇妖、求吉纳福、也具有团结精神。据了解,中国在清朝时期开始与东南亚国家包括印尼在内有了贸易往来,舞狮文化就是随之在17世纪开始进入印尼,目前在历史上已长达三十多年之久。
( 雨林编辑,来源 : 美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