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要充值的国家

回顾19年前,新光明印华学校初期开办华语补习班

和平日报, 12月17日,印尼客属总会理事吴干彬和夫人前天(12月15日)赴三口洋,在黄伟康乡亲的陪伴下到新光明印华学校考察,新光明印华学校坐落在印尼西加山口洋新喃村,是一所华文补习学校。

2000年,时任总统瓦希徳经过2000年6号总统指令撤销了30多年限制华人文化与宗教生活的禁令,我国掀起了民主改革的浪潮,在印尼客属公会吴能彬主席的推动下,黄伟康和朋友们在山口洋新光明社开始办新光明华语补习班,当时李利发向银行贷款兴建了几间茅屋课室,让学生能在“有瓦遮头”的地方上课。。

 山口洋新光明社社长李利发向山口洋市的教育局申请办校准字,2001年8月29日终于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批准,新光明印华学校就此成为当地合法的华文教育机构,成为山口洋新喃村华文教育的推动力,成为当地传承中华文化的摇篮之一。

李利发立即请来几位有中文基础的老教师在新光明老人院的旁边设立了新光明印华学校,并开始招收学生。当时因为没有收报名费,而且学费又不是很昂贵,所以学生不分男女老少纷纷前来报名,就这样一收就收到了上百名的学生。

2003年,印尼客属公会在三口洋举办第四届印尼全国客属恳亲大会,印尼吴能彬博士率领各地客属乡亲来到三口洋,开会期间吴能彬博士提议成立希望工程 “客家之光”, 主要是补助贫困学生, 提议通过, 各地的客属乡亲解囊相助,从2004到2007年, 这三年期间百多名贫困客家子弟得到 “客家之光” 频发的奖学金,学生从而安定的学习中文。

吴能彬博士很感激当时的客属乡亲解囊相助三口洋的贫困学生 “ 孩子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唯有让他们接受良好教育,才能成为国家栋梁,教育是改变人生的主要途径,借此扫除文盲,改变孩子的未来,”客家之光“带来抛砖引玉效应,带动更多热心人士积极投入扶贫教育工作,现在已经有17间中文补习班在三口洋,几万人华裔子弟得到华文教育,我感到很欣慰” 。(雨林编辑)